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透過閱讀財務報表來分析一間公司的基本面是否足夠強大,上一篇講到資產負債表,解讀了資產負債表對投資者的功能,這個系列繼續解讀其他財務報表讓大家了解。
有價值的公司就必須是要有賺錢的公司,那如何判斷公司賺不賺錢?到底收入跟支出的費用情況?本篇會介紹損益表的功能,如何從損益表看到公司的賺錢成績單!
內容目錄
什麼是損益表?
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可以反映出公司在某一特定期間內的利潤和虧損狀況,可以用來分析公司的營業利潤的變化,因此公司到底有沒有賺錢就可以一目瞭然了。
相信大部分的人應該會想到收入-支出=淨利,再和過去的數據相比較,就可以知道這段時間以來公司的淨利是進步還是退步。
但光看淨利很難看到公司的整體獲利能力及其他細項的獲利或虧損的項目,因此大致可以再分為營業收入、毛利、營業利益、淨利,從這幾個項目中慢慢找出一些指標,例如EPS(每股盈餘)、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等等。
損益表基本名詞
營業收入(Revenue)
通常是公司主要的本業收入來源,指的是正常商業活動下所提供的產品銷售、服務等所獲得的收入。
營收越高,可能說明公司的業務有成長或有更好的獲利能力,股價也可能水漲船高,因此我們經常會聽到新聞上某某公司的本月營收破新高,股價上漲XX%。
營業成本(Cost Of Revenue)
又稱直接成本,是公司對於產品生產製造、銷售等過程中與營業收入有直接相關的費用。例如:原物料、包裝材料等等。如果營業成本越低,可能代表公司在該產業上有較好的競爭優勢。
營業費用(Operating Expense)
又稱間接成本,公司的管理、行銷、研發等費用,而這些費用是與營業收入無直接相關的,例如:員工薪水、店面租金等等。
這邊要特別提到,由於每間公司的成本跟費用規費方式不同,可能同一個項目在不同公司或不同產業的歸類是不一樣的。
營業毛利(Gross Profit)

公司的營業收入減掉營要成本,就可以知道產品或服務的的毛利,同時也能知道產品可以為公司帶來多少的附加價值及競爭力,例如一杯咖啡賣150元,成本是75元,這杯咖啡賣出去後帶來的毛利為75元。
營業毛利只有考慮到直接成本與營收之間的關係,並不會計算銷售、管理、研發等營業費用,另外營業成本也只有計算銷貨的部分,存貨因為尚未賣出去變現因此不計算在內。
營業利益(Operating Income)

公司產品或服務賣出後的毛利再扣掉營業費用(管理、行銷、研發等),因為每間公司的營業成本及營業費用分類可能都不相同,可能會因為不同的分類導致毛利看起來很高,因此營業利益可以更有效的看出公司在本業上的獲利能力。
營業外收支(Non-Operating Income)

營業外收入:包含股票、利息、租金收入等等。
營業外支出:包含外幣兌換損失、銀行貸款利息、違約金等等。
稅前淨利(Income Before Tax)

如果說營業利益是觀察本業的獲利能力,那麼稅前淨利從公式就可以看的出來,我們可以用其來觀察公司本業之外的獲利能力是否強大。
稅後淨利(Net Income)

最後就是公司的稅後淨利,就是公司的稅前淨利減去所得稅,而所得稅的算法是稅前淨利乘以該國的稅率,以台灣來說,稅率為20%,而這個數字也是一間公司最後賺多少錢的結果。
損益表重要指標
每股盈餘(EPS)

這個部分是大部分股東都會關注的地方,這個數字說明股東投資在這間公司上每一股可以賺多少錢的意思。
一般來說EPS越高,可以說明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強,那如果要EPS高的話,公司的稅後淨利就要提高(分子),或者在外面流通的股數要減少(分母)。
投資人觀察EPS的時候,會推薦尋找逐年成長的好公司,說明公司每年的稅後淨利都是有成長的,股東投入的每一股可以賺到的錢也會一年比一年高。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這個指標可以看出股東投資該公司的回報率如何,通常就是指公司的賺錢效率,ROE越高,可以說明公司為股東帶來越高的獲利。
但太高也不一定好,一般會希望過去5~10年的ROE維持在15~20%左右較佳。
毛利率 (Gross Profit Margin)

毛利率是評估一間公司經營的重要指標,大多時候會是跟同行業互相比較或是比較同一間公司往年的數據,因為產業類別不同,商品的毛利率自然也不一樣,因此意義並不大。
跟同行業比較時,如果公司的毛利越高,可能說明產品獲利較同行更好,競爭力也會較有優勢,以製造業來看,如果可以拿到較便宜的原料,那麼毛利率就有可能較同行高。
寫得清楚明瞭,淺顯易懂!
不知道之後有沒有考慮以實際公司為案例教大家做判斷?
覺得這樣好像也很不錯~
沒問題!!之後補上去給大家參考
這些專業名詞也被版主講的太簡顯易懂了吧~趕緊來學
謝謝你的閱讀跟喜歡~希望能夠幫助你
謝謝版主詳細易懂的分享,每次看網路上教如何看財報的文章,都因為太艱深閱讀意願大幅降低。感謝版主讓我學了很多新知識,像是營業毛利與營業利益的差別;希望之後可以出5分鐘系列,多出來的2分鐘加入真實的財報案例,讓我可以學以致用 😀
沒問題~~會再補上去給大家參考
看損益表好像是大家必備的技能呢!
感謝你的分享~
真的希望能多少幫助大家學習看損益表~~
整理的超詳細耶!請問像我這種看財報殺手,有沒有強烈建議一定肯定絕對要看的項目呢??
如果是財報新手的話,可以先了解EPS、ROE等這些資訊唷
損益表確實是評估一個公司是否值得投資的指標之一,感謝版主分享!非常的仔細!立馬分享給身邊有打算開始投資的朋友了!
感謝支持,也謝謝你推薦唷
這很重要~~還好我以前商科的有學過~但對於投資還是害怕啦~~
不要怕~知識學完了,接下來就是實用囉,不實際行動永遠也沒有成果的唷
在金融業工作看得很有感!!!財報真的是一家公司的體質~
是得沒錯唷~!
了解公司的體質,就跟我們人做健康檢查依樣唷~
解釋得很詳細!
但想問一下版主,如果只看三項關鍵指標的話,你會建議看哪裡呢?
我個人會喜歡先看ROE、EPS、毛利率囉~
謝謝版主分享,三篇都收集起來對於基本面非常有幫助,期待最後一篇
還有一篇,請再期待一下感謝你~
謝謝版主將損益表寫的淺顯易懂!
謝謝支持
非常詳盡的內容,看完之後真的有一種,阿~原來是這樣的感覺!
想詢問之後會不會補上,如果是存股族,應該注意哪一些指標呢? 謝謝你~
謝謝你的建議唷~
之後會再補上去給你們有更深的聊解的 ~
版主果然是金融專家 用最簡單的方式就讓我搞懂這些我苦惱許久的名詞 非常感謝推薦 大推
每段很清楚!而且還有用黑底標示!但有些還是有點模糊(超新手)希望板主可以整理成簡表(😂
謝謝板主的分享